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超有几个专业足球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超有几个专业足球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正规足球场大小:场地:长105米、宽68米;球门:长7.32米、高2.44米;大禁区(罚球区):长40.32米、宽16.5米,在底线距离球门柱16.5米;小禁区(球门区):长18.32米、宽5.5米,在底线距离球门柱5.5米;中圈区:半径9.15米;角球区:半径1米,距离大禁区13.84米;罚球弧:以点球点为中心,半径9.15米的半圆;点球点:距离球门线11米【中超各队球场大小有所不同,所以可能各队场地可能会差些距离但不会太多】
(一)举行中超联赛的体育场应拥有30,000个以上的固定观众席位;
(二)如体育场达到本标准的其他要求,仅固定观众席位数量未达规定标准,而在其注册区域内,又确无其他体育场可以选择,在向中超委员会申报并获批准后,可使用有不少于20,000固定席位的体育场,但以3年为限。
这是完全错误的。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的成人足球比赛场地,长度和宽度是完全一样的。长度从一侧球门到另外一侧球门约为120米,宽度约为60米。再有,足球场有专业足球场和非专业足球场。专业足球场就是指专门举办足球比赛的,非专业的外围会有跑道,是可以举办其他田径比赛的。所以中超联赛场地是标准的,不存在偏小。
很多球员,像黄博文等等都公开表达过,希望自己的主队拥有一个专业球场,而很多俱乐部的中远期计划都有建设专业球场,但是最后不了了之。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土地开发权的复杂性。中国不是土地私有制的国家,所以俱乐部要建球场,在大城市买一个球场地块,高价买地,不实际,投入大,收益少,而且周边不一定如愿地配合球场的需要建设相关配套的公共设施和交通网络。
如果现有交通网发达的地方,在大城市,更加是金贵的土地,不搞房地产开发,搞球场?只有脑袋不好使才会这样做。所以这条路基本上在一线大城市算是堵死了。
第二,在已有场馆重建或改造成专业足球场,涉及所属权益问题。像热刺可以在自己的旧球场那里拆了,然后重建一个新的,那么中国能否在那些看上去不适合看足球的破旧运动场上建一个新的球场呢,答案是很难。
因为建一个球场投资至少几个亿(当然预算少的这种可能满足不了中超豪门坐5、6万人的疏散和空间需要),更大更专业的10个亿人民币以上,当然越接近英超德甲顶级的,就更贵,但是球场所属是政府或下面的体育局管理运营,你一改,以后收入权归属,还能不能搞演唱会了?边上的商铺算谁的收入。俱乐部也不愿意花10亿弄一个球场,专业的草皮,然后说权属不是你,然后定期开个演唱会把你的专业草地弄坏弄脏。而作为体育局,也不愿意见到本来每年收几百万俱乐部的租借场地费和百来万演唱会场地费,现在你一搞,这块收入,没了。谈不拢!所以第二条路也不通。
第三条路,政府发心搞专业球场,独资或者按比例合资建设,然后租给俱乐部。这是中超最可行的。可惜是很多大俱乐部所在的大城市,很多都是有很多很好的投资项目,足球场投资回报慢,规划立项,到研讨,然后搞两下,换一任领导,觉得建球场还不是优先,再缓一缓,结果就推后又推后,特别是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球场规划,以及周边地块的用途,每一小块地的价值都可能影响很大。
结论,如果要实现第三条路,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办世界杯,借着这个名义,各个机会上演世界杯比赛的城市必须要修专业球场,也有借口,有目的地重视,但是目前中国办世界杯,还是在规划中,不确定几时正式决定申办,以及申办哪一届。
题主这话是错的,因为恒大和上港都在建设自己的专业球场,而且上港的主场很快就要投入使用了。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上海都市范本”展览上,上港未来的新主场“浦东体育场”规划方案首度披露,干净利落的灰色立面,象征上港的红色装饰线穿插其中,与球场仅仅相隔十米的看台,高端大气的上港新主场甚至让人有种温布利大球场的即视感。
根据规划,上港的这座新主场将于2019年年底竣工,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此前中国已有数座专业球场,分别是上海虹口体育场、天津泰达足球场、天津团泊足球场、上海金山足球场和成都龙泉足球场。
所以不要动不动就说国内政策不让建专业球场,这是无稽之谈。之所以中国缺乏专业球场是因为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中国足球以前不成气候,地方政府动用公共财政,考虑的是全民体育文化,不会专门对足球项目倾斜,这是合情合理的。
其次是也是更直接的原因,想建专业球场的俱乐部,自己都不能保证自己有兴趣玩多少年足球(例如上港新球场计划就是第三方建设,上港长期租用),甚至出现北京人和这种满中国跑的球队,球场建来供谁使用?球场是重资产,需要非常专业的运营经验,否则就会不断贬值,投资者风险巨大。
所以多数这种建球场的计划只是心血来潮,真到论证计划可行性时,这些投资者自己先遁了。例如成都龙泉足球场,2004年为亚洲杯而建(民资建设)投入使用没几年就荒废了,现在成了上面这个鬼模样。
中国土地是稀缺资源,尤其是中超球队所在的都是大城市,更是寸土寸金。俱乐部想要自己的球场,又想要在位置好的地方(上海申鑫都不想在金山呆了),那建造球场的成本可想而知。西方国家也一样,私人机构想修建球场,必须满足地方政府各种条款,例如米兰双雄的球场计划一次次腹死胎中,米兰市政府要为全体市民考虑,而不是为个别有钱的资本财团考虑,足球只是当地经济文化的一部分。
而且球场问题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待到球场消费文化培育到位,中国足球市场进入健康发展阶段,才有更多资本愿意长期在这个方面投入。恒大这些资本集团,几亿甚至几十亿的投资建设一座球场,当然不是只为给球队安个家,更重要的是有通过运营获得盈利的可能性,这才是他们现在有兴致建球场的根本。
感谢邀请。这个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中国足球不但技术和水平在世界上不入流,在商业开发以及市场运作上同样不靠谱。
谁都不要羡慕外国俱乐部有什么专业球场什么的,实际情况是为足球俱乐部专门修建一座球场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在中超只有恒大、上港、国安这样的俱乐部有能力并有兴趣去做自己专属的专业足球场。
首先就是地皮问题。中国的地皮是属于需要审批,并不像外国是city council和议会通过,然后再购买,这就决定了西方职业足球的经验不能够照搬到中国足球上。在北上广的地皮价钱居高不下的今天,想要弄一块专业球场的地,必须附带一堆商业用地,这是可以想象到的。所以这三家俱乐部新主场的位置都不是特别理想,往好听里说就是“城市副中心”,难听里说就是郊区。
其次是中国市场运作问题。一个成熟的足球俱乐部,其核心收入包括转播分成、纪念品收入、赞助费、比赛日收入。咱们中超别的不说,纪念品做得稀烂、赞助费的大头让足协拿走,比赛日收入惨不忍睹,各俱乐部都没自己的规划。看看英超、德甲,到了比赛日的时候,球场就跟过节一样,球迷纪念品、视频、小酒吧、卖彩票,干什么的都有。往往一场联赛下来,除了门票收入外,俱乐部能从比赛日获得几十万的收入,中国绝对办不到。
第三是球迷热情,这个具体看看中超俱乐部上座率就知道了,除了恒大、国安、江苏之外,其他的球队上座率真的“挣不回门票钱”。原因?拿国安来说,国安一场联赛,光安保费用就几十万元,这个也就高上座率能弥补的回来,否则一般小球市真的是赔本运营。
其实这些还都可以克服,像恒大、国安、泰达、上港、建业这样赔本运营可以接受。最主要的,是我们有没有一颗搞“百年俱乐部”,踏踏实实做事业的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超有几个专业足球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超有几个专业足球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